theatre 组 (@[email protected])

这是一个关于 theatre 的群组,关注以获取群组推送,引用可以分享到群组。

I'm a group about theatre. Follow me to get all the group posts. Tag me to share with the group.

Tips:
回复时删除群组引用可以避免打扰到关注群组的大家 ~
Please delete the group tag in reply, thank you ~

创建新群组可以 搜索 或 引用 @新群组名@ ovo.st。
Create other groups by searching for or tagging @[email protected]


近期活动:

[2023-01-19 10:26:18] [email protected]: @theatre 想知道贵院台词差错率,假志国代工费够不够扣的? :blobcatthink:

[2023-01-19 01:20:27] [email protected]: @theatre ★★★续写总是费力不讨好,剧本就不理想,“国破家亡”在《四世同堂》《茶馆》《骆驼祥子》里写尽了,为什么《正红旗下》(检票员发音“整”确看来培训过)不可以更私人,而是现在这个宏大的样子?(需要实验剧场《我这半辈子》打擂台。)不过这个舞美不配李六乙可惜了,现在更多成了陈旧表演的反衬。上话版老舍有润物细无声的存在感,是他在转动记忆轮盘,切出一段段残影;咱这娘家版的纯串场,加之每段戏把式太多,珠子散了一地索性不捡了的感觉。(杨立新螺蛳管饱,有时候把对手都带瓢了。)谢幕心情复杂,意识到自己是这重新的百分之百分之一难免一热,听到“新人艺”的下一个再下一个70年,哗就流下来了……实打实地吓哭,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。https://www.douban.com/location/drama/36213042/

[2023-01-12 13:38:27] [email protected]: @theatre 还有以前没体验过的北长街之恐怖。是很久没有在天黑后腿儿过街面,和白天骑车的印象很不同,更不用说新冠前时代了。不知道是昨儿赶上大会堂活动半戒严,还是一直都以此名义半封控,反正每个胡同口都立着游客止步,每个大门前都有戴口罩的黑衣人晃悠,有的戴红箍有的没戴。便道上本就行人极少,几步就撞上一个蒙面黑衣人真的很瘆得慌。到了西华门直接北警察请到路东了,西侧便道往南以大会堂活动为名拦上了,也许所以才有这么多便衣?当然,选择腿儿着就有自取其辱的觉悟,在天安门西无论如何躲不过一次查身份证,在这地界儿这都不叫事儿。

[2023-01-12 06:15:29] [email protected]: @theatre 想起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儿。正好坐在门边儿,开场前听见两位引座员的几句闲谈,好像是关于过年回不回家。老人儿跟新人说起三年前,刚回家新冠就爆发了,单位直接不让回来,跟家待半年发了半年工资;后来回来了,就天天搞(员工)培训(?),现在终于真的又开始上座儿了……替他们庆幸,这也就是公家。

[2023-01-12 00:50:42] [email protected]: @theatre 不再静默、非必要可移动后的第一场,用腿压过黑衣人执仗的北长街,爬上泰坦尼克的船舷,也算名副其实了,代价。★★★比《陌生人》还没有导演存在感并不意外,但没想到舞美是我最不喜欢的那种,写实的布景和道具堆满空间而几乎是摆设,表演主要被挤压到前区,坐在山顶最后一排却根本听不清两位年轻演员开场后漫长的对手戏。随着其他人的出场,节奏缓慢提升,何冰砍瓜切菜那一大段“独白”之后,两位年轻演员终于看向“台词指导”,话风逐渐画虎不成反类犬。(斗胆问一句女主是何方神圣,基本功这么差,这么大台子就硬上?)即使有一些意料中的失望,在通过说服自己来试图说服别人的辩论里,还是很难不感同身受。很大程度上,活着就是自己制造幻觉,逃避与生俱来无法选择的东西。https://www.douban.com/location/drama/36203939/

[2023-01-10 06:20:40] [email protected]: @theatre 泽伦斯基签了一道对119名俄罗斯文体界人士的制裁令,黑名单上包括歌剧女高音Anna Netrebko,演员Viktor Dobronravov(瓦赫坦戈夫剧院《叶甫盖尼·奥涅金》)、Viktor Sukhorukov(巴拉巴诺夫御用),芭蕾舞演员Svetlana Zakharova、Ekaterina Krysanova、Vladislav Lantratov,导演Nikita Mikhalkov等。

[2023-01-05 09:30:12] [email protected]: @theatre 新西伯利亚红火炬剧院前艺术总监Timofey Kulyabin(手语版《三姐妹》导演)在开战后辞职离俄,因公开反战,作品在国内被禁,同为导演的父亲上个月也被红火炬解雇了。Kulyabin目前在德国排歌剧,他承认自己恐怕永远不会回国了。如果说有所谓的“取消俄罗斯文化”,那么“正在这么做的国家就是俄罗斯”。为什么要回一个不需要自己的地方呢?俄罗斯戏剧将不可避免地停滞不前。“首先是艺术水准的下降。然后被迫上演关于顿巴斯的戏,去工厂和前线演出。”(说得没错,已经在发生了。)过去五年是俄罗斯戏剧的“鼎盛时期”,现在看来,不过是帝国浮上水面换了口气,然后又下去了。“俄罗斯不想去未来,甚至不想在当下,只一心回到过去。”

[2022-12-10 08:09:51] [email protected]: @theatre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E2hfTpnTTs

上一页 | 下一页